2018年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已取消深高認定)
深圳高新技術企業概述:
2018年申請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優惠政策、申報時間、條件
深圳高新技術企業概述:
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是指企業在深圳注冊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的企業。申請了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的企業還可以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以享受更多的政策優惠和資金扶持,深圳高新技術企業為自動國家高新企業入庫培育企業,如果企業申請的國家高新企業認定或者深圳高新企業認定超過三年時間,可以進行申請高新復審。
2018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時間:
(一)第一批受理新申報時間
網上填報受理時間:2018年4月(按申報順序,分批處理)。
書面材料受理時間:2018年4月(按申報順序,分批處理)。
(二)第二批受理新申報時間
網上填報受理時間:2018年7月(按申報順序,分批處理)。
書面材料受理時間:2018年7月(按申報順序,分批處理)。
(三)第三批受理新申報的時間<
網上填報受理時間:2018年9月(按申報順序,分批處理)。
書面材料受理時間:2018年9月(按申報順序,分批處理)。
企業須在上述時間內完成相關申報手續,逾期申請將不予受理 。
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目錄:
高新技術企業應當是從事以下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或者技術服務的企業,單純的從事商品銷售的企業不能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一)電子信息及軟件;
(二)生物工程、醫藥及醫療器械;
(三)新材料;
(四)光機電一體化及先進制造;
(五)環境保護;
(六)新能源和高效節能;
(七)航空航天;
(八)現代農業;
(九)地球、空間、海洋工程;
(十)核應用;
(十一)利用先進技術、工藝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十二)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研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易、工業設計等服務;
(十三)與上述領域配套的相關技術產品,以及適合深圳經濟發展特點的其他高新技術及其產品。
高新技術是指符合本認定條件第五條所規定領域并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技術。
高新技術產品是指屬于《深圳市高新技術產品目錄》并符合以下條件的產品:
(一)符合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或者經地級市以上技術監督部門認可的企業標準;
(二)經產品質量檢測機構檢測,質量合格;
(三)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深圳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條件:
(一)在深圳注冊一年以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二)知識產權權屬明確,且達到下列其中一項數量要求:
1.發明或者植物新品種1件以上;
2.實用新型2件以上;
3.非簡單改變產品圖案和形狀的外觀設計或者軟件著作權或者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3件以上。
(三)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的企業,3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5%;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或者中級以上職稱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3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0000萬元的企業,3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3%;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或者中級以上職稱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2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8%以上;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0000萬元以上的企業,3個會計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不低于2%;具有大學??埔陨蠈W歷或者中級以上職稱的科技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10%以上,其中研發人員占企業當年職工總數的6%以上;
企業注冊成立時間不足3年的,按實際經營年限計算;
(四)高新技術產品(服務)收入占企業當年總收入的60%以上;
(五)具有完善良好的生產、技術、財務等管理制度;
(六)具有相應的研制、生產條件及產品質量保證措施;
(七)企業3年內無重大違法行為,遞交的材料真實、可靠。
注意事項:
深圳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需要至少3個月的前期輔導以及資料準備工作,請需要申請2017年第一批深圳市高新企業認定的企業盡快與我們聯系,以便能及時做好申請準備。
深圳高新企業認定申請流程:
重點支持的戰略新興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重點支持創意設計、文化軟件、動漫游戲、新媒體及文化信息服務、數字出版、影視演藝、文化旅游、非物質文化遺產開發、高端印刷和高端工藝美術等十個領域。
互聯網產業:重點支持設備托管服務(IDC)、接入服務和網絡加速服務(CDN)等互聯網基礎服務應用和產業化,支持下一代互聯網基礎設施升級改造。
新能源產業:太陽能、核能、風能、儲能電站、頁巖氣、新能源汽車以及智能電網等新能源領域的產業化項目,包括關鍵零部件、材料、控制系統等。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重點支持下一代信息網絡、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三網融合、新型元器件與專用設備等領域。
生物產業:重點支持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制造領域。
新材料產業:重點支持電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材料、新型功能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納米材料、新型環保節能材料、新型工程塑料、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等領域。